寒潮来袭,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如何科学应对降温?
11月17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等承办的“上海健康播报”特别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科学“三防”,健康过秋冬。
精准保暖,这些部位要“防寒”
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要特别防护:颈部受凉易致头痛、肩颈僵硬,早晚可戴围巾保暖;腹部受寒易引发腹泻,可穿高腰款式的下装,寒冷时也可在内衣外面贴上暖宝宝;脚踝受凉易致感冒、关节痛,天冷时不要露脚踝,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肩部受凉易诱发肩周炎,可穿防风外套或戴薄款护肩;膝盖怕冷,会让一些人的“老寒腿”加剧疼痛,天冷时可穿加绒打底裤,运动时戴护膝,避免久蹲,减少膝盖压力;腰部受寒可能导致腰酸乏力,可穿收腰外套或系宽腰带,久坐后用手搓热后腰。
细节入手,日常生活要“防感”
当前正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主动戒烟,同时也要减少家庭油烟刺激;及时关注气温变化,降温要适时添衣,早晚的温度较低,外出时别忘了带好外套、围巾等防风防寒;每天多饮温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增强免疫力。此外,可根据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自我管理,特殊人群要“防病”
“三高”等慢病人群,此时节更要做好健康管理,牢记“三防”:一防血压波动,如有头晕、头痛或血压突然升高,及时就诊;二防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容易因饮食增加、运动量减少而导致血糖升高,适当增加室内活动,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三防血脂异常,天冷容易管不住嘴,暴饮暴食等容易升高血脂,要做到饮食有节,科学进补。
同时,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卒中等问题。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一定要避免寒冷刺激,及时纾解不良情绪;饮食清淡,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运动习惯,老年人可适当步行,试试太极拳、木兰操等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