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中诚信托坚定国有金融企业的职责使命,坚持党建引领促高质量发展,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回归信托本源的具体举措,积极探索拓展“党建+金融+乡村振兴”新路径,不断书写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红色动力”激活乡村振兴“产业引擎”,书写普惠金融新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中诚信托坚持把党建引领融入产业帮扶全过程,以党支部建设为主要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体现信托担当。
一是深入一线调研,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倡导“调以致用”的务实作风,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乡村振兴工作团队,走过内蒙草原、南疆戈壁、甘南深山、赣中密林,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户村社,与当地干部、群众、企业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全面梳理发展短板,系统分析资源禀赋和产业条件。通过扎实的调研,不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更与当地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关系,也深入研究了信托功能与乡村振兴需求的结合点。针对帮扶地区的薄弱环节,从配强乡村人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为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精准设计信托架构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多元资金协同,增强产业内生动力。有效整合帮扶资金、消费帮扶、引入企业资金等多种资源,构建起“输血+造血”并举的长效机制,在江西省乐安县开展精准防贫保险项目、龚坊镇陀上村加工厂建设项目等帮扶项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在消费帮扶方面,通过组织集中采购、鼓励员工自愿购买等方式,有效助力解决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的销路难题,激发了帮扶地区的内生动力。
三是探索特色模式,强化金融赋能创新。以党建理论为指引,充分发挥慈善信托功能优势,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中诚模式”, 共同推进帮扶地区乡村振兴走深走实。自2019年起,发挥股东优势,联合人保财险创新推出和政乡村振兴慈善信托,连续6年以“慈善信托+防贫保险”模式助力甘肃省和政县乡村振兴,累计精准救助了700多户困难家庭,有效阻断临贫易贫人群因病、因灾、因学出现返贫的情况。2024年,结合江西省乐安县庭院经济发展特色,利用慈善信托资金资助乐安县4家具有显著脱贫带动效益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
二、“守护童心”筑牢乡村振兴“教育根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路径。中诚信托始终将教育帮扶纳入乡村振兴总体布局,注重资源精准投放和模式创新,助力夯实乡村教育基础。
一是深化全周期帮扶,构建儿童发展支持体系。自2018年起,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持续资助其发起的多项儿童发展项目,逐步形成了从早期养育到职业教育的全周期帮扶链条。资助的项目包括聚焦偏远地区学前教育的“山村幼儿园计划”、旨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赢未来计划”、利用信息化手段弥合数字鸿沟的“乡村儿童教育信息化项目”、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的“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以及支持政策研究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项目等。2024年以来持续拓展帮扶对象捐赠资金用于支持基金会开展“阳光起点:十万农村婴幼儿入户养育指导行动计划”,把关爱服务对象进一步延伸至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阶段。
二是创新金融公益机制,提升教育帮扶可持续性。积极创新金融公益机制,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教育帮扶模式,设立“捐赠人建议基金”(DAF),制定了DAF资金使用规划,资金使用不仅关注传统的硬件改善,更聚焦于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自信心与品格塑造等软性领域,通过支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艺术启蒙教育、夏令营等活动,弥补乡村学校不足,系统性地支持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帮扶辐射范围。充分发挥信托连接多方资源的优势,积极动员员工、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共同参与教育帮扶事业。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一对一”助学、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在江西省乐安县开展刘莹姐姐工作室建设项目(致力于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嘉实图书角”乡村儿童阅读助学项目、“幸福科学嘉”嘉实儿童科学素养提升项目,不断拓展教育帮扶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同时,注重加强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密切合作,确保帮扶项目与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相衔接,实现从“扶智”到“赋能”的转变,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爱心公益”践行乡村振兴“人民立场”,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可及
中诚信托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本色,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定点帮扶的江西省乐安县成功组织开展了公益行系列活动,推动“党建+公益”深度融合,是践行人民立场的一次创新实践和生动缩影。
一是扩大服务群众半径,践行金融企业担当。积极策划并开展“担当新使命 消保县域行”专项活动,针对县域、乡村居民金融知识相对薄弱、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普及金融基础知识,讲解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技能,介绍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了县域和乡村居民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是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公益帮扶可持续发展。注重将一次性公益活动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帮扶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长期帮扶平台、制定年度公益计划等方式,推动公益行动持久发挥作用。此外,还积极探索“公益+业务”融合模式,将公益理念融入信托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使公益成为公司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让每一份公益资源都能发挥最大效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三是打造“党建+公益”品牌活动,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力。组织人保集团兄弟单位和党员群众代表,在江西省乐安县古樟林群落开启一场以爱为名的乡村振兴公益跑活动,推广健康生活理念,激发当地村民参与全民健身热情,将“中诚公益”的品牌形象进行了推广传播,增强了帮扶地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望未来,中诚信托将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丰富乡村振兴“中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积极贡献“中诚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