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在2025年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整体的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
牧原股份表示,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1-9月,牧原股份共计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今年以来,公司屠宰量逐步提升,内部经营情况也明显改善,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整体的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开始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2025年1-9月,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亿元;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55.5%,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已下降约98亿元,如果考虑10月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今年提出的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后续公司将通过债务结构不断优化与资本开支精准管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1-9月,牧原股份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的号召,三季度末已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公斤,较1月下降1.5元/公斤,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期间费用摊销下降。
生产指标方面,牧原股份称,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公斤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公斤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公斤。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克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 牧原股份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