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关于城市更新的政策、法规、模式层出叠见。澎湃新闻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以《城市更新简报》这一形式搭建城市更新信息平台,聚焦城市更新试点及示范城市,关注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动态,精选各级政府及媒体一月(2025年8月1日-2025年8月31日)重要政策及行动,呈现城市更新最新理念、策略及成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深圳。视觉中国 资料图
头条: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8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意见》提出总体要求: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为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意见: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包括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等;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包括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等;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包括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包括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包括加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包括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包括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学界动态:
学会︱《城市更新上海样本》在2025上海书展发布
8月18日, “2025上海书展”期间,《城市更新上海样本》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活动由长三角建筑学会联盟、上海市建筑学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和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为承办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各地方学会共同编辑出版地方城市更新样本,旨在从社会影响力和城市贡献、规划、建筑设计的技术层面、前期策划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政策、规范和融资方式上进行突破。《城市更新上海样本》是在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下城市更新地方样本丛书的第一部,通过梳理近年来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的典型案例和运营模式,提炼出项目的内在逻辑,向读者解读近年来上海地区在城市更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为业内的项目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俊杰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标杆城市,通过“留改拆”并举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等策略,实现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转型,成功活化历史建筑(如外滩源、思南公馆)和改造工业遗产(如杨浦滨江)。《城市更新上海样本》系统梳理了上海经验,涵盖规划、融资、运营等全流程,为全国提供借鉴,促进与全国城市更新的交流。
(来源:上海市建筑学会ASSC)
地方行动:
广东│鼓励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为鼓励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于8月1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据了解,指导意见明确以解决房屋安全隐患、改善民生为核心,有序推进全省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工作,大力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强化居民主体责任,通过推进自主更新试点工作,引导群众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在更新对象和实施方式方面,可开展自主更新的老旧小区(含单栋住宅楼)需满足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包括经房屋安全鉴定单位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鉴定危险等级为B级、C级和D级,或根据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鉴定为严重损坏房、危险房的;无独立厨房、卫生间等的非成套住宅,且使用功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砖木结构房屋,建筑结构差,影响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质的;存在地质灾害等其他安全隐患,缺乏维修加固价值的。自主更新是指以消除住房安全隐患、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主要由老旧小区房屋产权所有人自主出资对小区内的单栋住宅楼或全部住宅楼依法申请拆除重建。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上海│黄浦推动外滩“第二立面”焕新, 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完成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8月27日,该系列第二场发布会举行,围绕“奋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区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题,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了黄浦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杲云表示,黄浦区始终将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推动城区功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正稳步推进,目前43幢相关老大楼的产权归集已完成。
外滩“第一立面”由沿黄浦江的一批历史建筑组成;外滩“第二立面”是指外滩第一立面建筑后排的非临江建筑群,包含141幢老大楼。目前,上海市黄浦区正通过市区联手、市场化运作等方式释放与盘活老大楼空间,制定外滩“第二立面”区域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率先探索实施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三师联创”机制,老市府大楼完成更新改造、重现芳华。
(来源:东方网)
杭州︱全市今年将更新7000台住宅老旧电梯
8月27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进展。2024年7月,杭州全面启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行动,截至目前,全市住宅老旧电梯集中更新已累计完成4353台,2993个楼道单元12.7万户居民用上了新电梯。今年,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还被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明确了年度更新7000台的目标任务。
老旧电梯更新需要楼道单元业主分担相应资金,资金筹集难成为制约更新的主要瓶颈。去年,国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住宅老旧电梯给予定额补贴,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优先支持使用20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杭州更是配套政府支持措施,对已获得国债补贴的住宅老旧电梯,在国债补贴基础上,再给予每台最高2万元的补助。同时,对未获得国债补贴的电梯更新项目,杭州市明确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对相关工程费用给予30%的补助,每台电梯补助最高6万元。
(来源:杭州网)
湖北│3500亿元投资推进城市更新,惠及居民270万户
8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市更新专场上,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表示,以宜居湖北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效回应了老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
据发布,湖北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7800余个,完成投资额近350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惠及270万户居民;巧用“城市角落”建成口袋公园1300余个,开放共享公园绿地1200余公顷;建设改造各类供水、供气、排水管网管线2.7万公里,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宜昌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武汉、宜昌入选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襄阳、宜昌、孝感入选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万滋仁表示,政策创新为城市更新“疏堵赋能”。通过制定规划豁免清单、优化地价规则、推行混合用地等举措,湖北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加梯、存量地盘活等难题。武汉、宜昌、襄阳等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单元更新、危旧联改、海绵化改造等差异化路径。
(来源:人民网)
项目进展:
广州︱白云区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区安置房正式开工
8月23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区安置房在原兴发广场三、四期正式开工。兴发广场三、四期地块安置房源总计面积约3.8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安置房594套,户型涵盖45、60、80平方米三个面积段,力争实现2026年底建成。
三元里村地处城市关键节点,紧邻白云新城、衔接广州火车站,区位优势显著。但长期以来,村内建筑密集拥堵、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群众改造的呼声强烈,亟须通过城市更新实现功能重塑与品质提升。三元里村自2000年启动改造,25年以来首次取得阶段突破性进展,顺利实现启动区安置房如期开工。该项目创新“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政府主导”改造新模式,创下全市“三个率先”:率先在全市获批城中村改造控规方案,率先以高达95%的同意率完成改造意愿征询,率先在全市把旧村3855宗村民房屋作为首开区征拆。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正在全力冲刺,力争年内实现88万平方米建筑物全面清拆和旧村约35万平方米安置房的开工建设,把安置房建成“放心房”“民心房”。
(来源:广州市城市更新协会)
上海虹桥│虹桥天地打造全新双场景,提供多元文化社交体验
7月18日至8月31日,虹桥天地在全域打造北区“迷幻海域”与南区“静谧浅滩”双场景动线,创新融合“海洋MBTI人格图谱概念”,将人类的情绪特质映射为8类海洋生物角色,通过音乐、酒饮、光影艺术与沉浸式演艺,为都市青年定制人格化社交体验。依托枢纽区位优势,虹桥天地于8月29日至8月31日还推出首届“拉丁热浪节”,呈现十余个拉美国家风土民俗,为上海及长三角消费者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多元文化社交体验。
作为新天地品牌城市更新版图的重要一子,虹桥天地依托国展中心的展会效应溢出,在空间场景与商业内容方面持续更新,2022年,将总长度约1200米的地下通道改造为“商业空间hubo”,让消极空间成为上海潮流“第一站”。 今年5月,虹桥天地WORKX SOCIAL会议空间启幕,通过内部更新,为南虹桥再添商务新空间。
(来源:上观新闻)
海口│琼山区桂林片区(二期)城市更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
海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建投)紧扣自贸港建设需求,紧紧围绕建筑施工、建设投资、绿色生态三大主业,在民生工程与城市更新领域持续发力。截至今年7月底,该公司资产总额已突破300亿元大关,净资产同比增长18.8%。
海南建投与海钢集团合作开发,总投资35.49亿元的浩业物流园安居房项目(海建雅居)取得新进展,项目22栋住宅楼中已有过半完成主体封顶,预计年内启动销售,将为海口主城区提供2700余套高品质安居房。总投资17.8亿元的琼山区桂林片区(二期)城市更新项目(海建凤翔豪庭)同样跑出“加速度”。该项目规划建设10栋住宅楼,还将打通琼桂路“断头路”,同步配建商业综合体与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片区城市功能,目前部分住宅楼已施工至21层,累计完成投资48%。7月,海南建投与广东省台创园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海口五源河片区(式金村)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计划投资47.55亿元,打造集民生安居、商业综合等于一体的国际风尚综合体。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